2025年4月17日

勇敢的你,黑夜裡也有能發光的溫柔時刻


夜晚,從不是一切的終點。

而是我們看見微光的時刻。

無論是遠方的星光、城市的燈火,
還是你眼底悄悄藏著的那一點微光,
都能在夜裡相遇,靜靜點亮希望的方向。

這支我親自拍攝、剪輯完成的晚安療癒影片
取材自今年的桃園燈會,
在那個燈火輝映、人潮穿梭的夜裡,
我看見的不只是光的形狀,
更是它們傳遞出的溫柔與勇氣。

2025年4月15日

願你像窗邊的光一樣溫柔,像那些多肉植物一樣,靜靜地活著,也靜靜地美著


清晨,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,靜靜地落在書桌角落。那道光,不張揚、不急迫,彷彿在對我們說:「早安,今天也不必匆忙。」

我總是在這樣的光影裡,想到那些小小的多肉植物。它們安靜地待在角落,不與人爭,不與花競,只是默默地呼吸、成長,在不經意的一瞥裡,展現出獨特的色彩與形狀。它們不大聲喊叫,也不急著盛放。它們只是靜靜地活著,也靜靜地美著。

那天,我的朋友在大陸雲南的斗南花市閒逛。琳瑯滿目的多肉植物,像是一場色彩溫柔的低語 — — 有的晶瑩如寶石,有的毛茸茸地像貓耳朵,有的排列成層層花瓣,彷彿等待春天的祝福。每一盆都是時間的結晶,是自然最細膩的詩句。

2025年4月13日

高樓有燈,人間有暖


燈火人間:夜、光與慈悲的冥想

夜幕低垂,城市的高樓逐一亮起燈光,點燃了人間的溫暖。​這些燈火,不只是建築的照明,更是生活的證明、情感的軌跡和希望的閃爍。​

每一扇窗後,都有一段故事。​也許是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談天說地,也許是一個人獨自加班,鍵盤聲與寂寞相伴。​也許是戀人依偎著看電視,也許是年邁長者靜坐窗前,凝視著遠方早已熟悉的街景。​

我們常說城市是冷漠的。​但當你抬頭望見那一盞盞燈火,就會發現,即使在水泥牆與玻璃窗之後,溫柔與熱情依然在流動。​這些燈,像夜空中的星星,不喧嘩,卻一直在那裡。​

2025年4月12日

願你在每個微光時刻,都感受到生命的堅強、謙卑與溫柔


日子在流轉,花兒在生長。​有些柔弱,比我們想像的堅強。​

這句話如同春日晨光,輕柔卻深刻,提醒我們:即使看似脆弱的生命,也蘊藏著無比的堅韌與力量。​在忙碌與壓力交織的生活中,我們或許會忽略那些微小卻重要的存在。​然而,正是這些「溫柔謙卑的生命」,教會我們如何在風雨中堅持,如何在平凡中尋找不凡。​ 

沈善書在《歲月漫長,你要閃閃發光:學會在愛與被愛裡找到平靜和力量,共同擁抱生命中的每個瞬間》一書中,以詩意的語言,描繪人生旅程中的愛與成長。​她提醒我們,即使在孤獨與挑戰中,也要保持勇敢和真實,因為每個人都有閃耀的可能。​博客來

2025年4月10日

就算看不清方向,也要相信腳下的每一步都在前進


人生的旅途上,前方的路,往往不是筆直清晰的康莊大道,而是彎彎繞繞、霧氣瀰漫的未知之境。然而,即使前方的道路模糊不清,我們也應該堅信,每一步都在推動我們向前邁進。​正如Jeff Bauman在《我無所畏:就算失去雙腳,也要用意志跑完人生!》分享的,他在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失去雙腿後,如何憑藉堅定的意志力,克服身體的限制,重新站起來,並重返波士頓馬拉松,展現「我無所畏」的精神。 博客來

一切都不確定的時候,有些人的洞見如同明燈般,指引我們如何在迷惘中堅持信念、從挫折中汲取力量。他們指引我們相信,每一步的前行,都有它的意義,每跨出一步,都是對未來的回應和期待。像是Angela Duckworth所著的Grit: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,便以研究佐證,說明真正的成功不是靠天賦,更關鍵的是對目標的執著、熱情與長期堅持的毅力。這種不動搖的毅力,成為我們在黑暗中摸索的最大倚靠,也提醒我們,即使看不清方向,持續的努力和堅持是通往成功的要素。 亞馬遜

再黑的夜也會過去,堅持下去,總有花開燦爛的一天


這句話提醒我們,不管面對多麼艱難的時刻,只要堅持不懈,終將迎來美好的未來。我們透過幾本書的分享,探討如何在黑暗中堅持,迎接屬於自己的光明。​

Affiliate Disclaimer: This article may contain affiliate links that could earn you a commission if you click on them and make a purchase. This comes at no additional cost to you.

首先,萬特特的《每個人的花期不同:允許自己是那朵晚開的花(★萬特特寫給女性覺醒之書─特別收錄:寫給台灣讀者的一封信)》提醒我們,每個人的成長步調各異,不必和他人比較。​她鼓勵讀者:「親愛的女孩,想像一下,三年後你真的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,你喜歡的一切都在身邊。」​這句話激勵我們,即使現在看不到成果,也要相信自己的努力,終有一天會開花結果。 博客來

2025年4月5日

你不是迷路,只是還沒看到出口而已


在人生的道路上,我們有時會覺得困頓和迷茫,彷彿走進了無盡的迷宮,無法找到前進的出口。可是,正如那句經典的話所說:「你不是迷路,只是還沒看到出口而已。」

這句話不只是對我們心靈的安慰,也提醒我們:困境只是暫時的,出口總在前方,只需耐心等待,或許一個全新的思維方式便能指引我們走出困境。許多作家和思想家也提出類似的觀點,他們的智慧不只幫助我們看清迷霧中的方向,也教導我們如何轉化自己的思維,成為真正的自己。

不是不夠好,是你還在前往更好的路上

在這個總是被標準與比較包圍的時代,我們太容易懷疑自己是否足夠好。是不是太慢了?是不是落後了?是不是別人早就抵達了我還在努力的地方?但其實,正如那句溫柔卻堅定的提醒:「不是不夠好,是你還在前往更好的路上。」

而且,在人生的某些時刻,我們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。面對成長的壓力、人際關係的挫折或社會的標準,我們不免產生不安與自我否定。然而,「不是不夠好,是你還在前往更好的路上」這句話也提醒我們:你不是停滯不前,而是正在經歷蛻變。許多書籍中,我們都能找到這樣的理解與支持。

蔡宜芳在《你這麼努力,為什麼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?》一書,誠實地揭露這樣的心聲。她談到自己在達成目標之後,從來沒有真正滿足過,反而陷入了永無止盡的「下一個挑戰」。那種「怎麼做都不夠」的焦慮,正是很多現代人共同的心理狀態。然而,她也透過心理諮商與生活實踐,找到了答案 — — 學會說「我已經夠好了」,是一種珍貴的覺醒。

慢一點沒關係,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

「慢一點沒關係,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。」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。在這個講求速度和效率的時代,我們往往擔心自己走得不夠快,害怕落後於人。然而,真正重要的,並不是短時間內能走多遠,而是是否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。這樣的觀點,在許多書籍中都能找到共鳴,無論是談職場、人生規劃,還是心理成長,都強調了正確的選擇,遠比急於求成來得重要。

今天,剛好有個朋友,透過Line傳來下面這張圖,帶有相同的意念。


2022年2月26日

一個真正富有的人,並不是在於他擁有多少金錢財富,而是在於他擁有多少心靈財富。 ~ 湯瑪斯


湯瑪斯曾經寫道:「一個真正富有的人,並不是在於他擁有多少金錢財富,而是在於他擁有多少心靈財富。」一個心靈貧乏的人,即使擁有億萬財產,也遠遠比不上一個雖然家徒四壁,卻懂得用心生活的人來得富有,因為,只有懂得用心生活、懂得讓自己活在當下的人,才是真正富有的人。

~ 《懂得生活,才是真正富有》